连云港生物工程中等专业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2019年)
一、基本情况
1.1学校概况
连云港生物工程中等专业学校——坐落于省龙头企业东辛农场。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79年的江苏省农垦农机中专校,原隶属于江苏农垦系统,1985年整合为江苏省东辛农场职业高级中学。2002年10月划归灌云县地方政府管理时纳入东辛农场中学管理。2009年通过江苏省三星级职业学校验收后更用现名,2010年10月区划调整后转归徐圩新区社会事业局管理,是区内唯一一所公办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2010年学校被授予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2011年被认定为江苏省课改实验学校。学校占地17.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1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8914.5万元。学校以“文明、和谐、博学、践行”为校训,以“严谨、求实、开拓、创新”为校风,以“团结、敬业、科学、探索”为教风,以“自主、合作、苦练、强技”为学风,以“领学生和谐发展,为学生成功就业”为宗旨。
图1-1 学校全貌
我校是一所典型的农村职业学校。建校以来,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学校着力构建和谐的农村职业教育,拓展完善农村职业教育的各项功能,逐步形成了融职业教育、职业培训、社区教育服务和新技术示范推广于一体的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体系。同时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办学方向,对接东辛农场农业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放眼徐圩新区的发展的宏伟蓝图,不断优化办学结构,建成定位准确、特色鲜明、以中职教育为主,中高职衔接为辅,兼顾继续教育社会培训的多层次、综合性的职业学校,为徐圩新区建设和社会发展培训合格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学校曾被农业部华东教育督导组领导誉为“农场希望、人才摇篮”,是“教育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典范”。学校先后被授予“国家农业部教育先进集体”、“江苏省模范学校”、“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 、“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职业学校三项管理达标校”、“全国平安校园建设示范校”、“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单位”、部颁“零犯罪学校”、“连云港市全面育人先进学校”、“连云港市高考先进单位”“江苏省职校信息化比赛先进单位”、 “全国禁毒知识竞赛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1.2学生情况
我校在籍学生931人,毕业生获国家职业资格四级证书率达100%;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2%,对口就业率达到98.4%,企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达到99%。我校去年招生343,今年招生420人,2018学年毕业生就业人数244人,培训教育人次945人。各数据与上一年持平或略有增长。
表1-1 学生情况对比表
项目 |
2018-2019学年度 |
2019-2020学年度 |
招生数 |
343 |
420 |
毕业生数 |
244 |
210 |
在校学生数 |
826 |
931 |
巩固率 |
94.54% |
96.32% |
1.3教师队伍
2018年我校有专任教师82人,师生比为1:10.05。其中,高级职称教师35人,占42.68%;中级以上职称教师71人,占86.58%;专业课教师40人,占48.78%;“双师型”比例72.5% ;获得高级以上职业资格的专业教师38人,占95%;获得技师以上职业资格的专业教师22人,占55%。硕士学位(包括在读)教师人数达到14人,占教师总数17.07%;引进行业、企业专家27人担任兼职教师。2019年学校在编教师为85人,师生比为1:10.95。其中,高级职称教师37人,占43.52%;中级以上职称教师69人,占81.17%;专业课教师36人,占42.35%;“双师型”比例73.33% ;获得高级以上职业资格的专业教师23人,占63.88%;获得技师以上职业资格的专业教师18人,占50%。硕士学位(包括在读)教师人数达到16人,占教师总数18.82%;引进行业、企业专家27人担任兼职教师。各项数据与上一年度基本持平或略有上升。
表1-2 学校师资情况表
项目 |
2018年度 |
2019年度 |
在校学生人数(人) |
826 |
931 |
专任教师(不含外聘)(人) |
82 |
85 |
生师比 |
10.05:1 |
10.95:1 |
“双师型”教师占专任专业课教师比例 |
72.5% |
73.33% |
兼职教师占教师比例 |
32.92% |
37.27% |
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 |
100% |
100% |
专任教师硕士以上学历比例 |
17.07% |
18.82% |
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教师比例 |
42.68% |
43.52% |
骨干教师人数比例 |
8.5% |
9.3% |
1.4设施设备
学校新校区一期工程建筑面积7.5098万平方米,校区功能和设施配置完善,办学条件得以优化,生均校舍面积、教学设备值等各项硬件指标已达到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办学标准。一产、二产、三产生均设备值均突破万元。近三年,学校投入300余万元,启动校园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完善网络数据交换共享平台。配套建设学校综合管理系统、OA系统、录播教室、校园电视台、信息化服务中心等项目的工作;实现校园网络全覆盖,无线网点全覆盖。学校建有校内现代农艺技术、动物手术与实验、农机使用与维修、机电技术运用、计算机应用等6个实训中心,69个实验室。建有10亩的现代农艺实习农场,12亩的养殖实习农场和8000多平方米的农机训练场。实训场所专业文化浓郁,行业标兵、职业精神、安管制度三上墙,并建成“农垦文化体验馆”、“民俗体验馆”、“采摘园”、“观赏区”等特色专业文化环境。
我校拥有3200多万元的仪器设备,生均仪器设备值均高于5000元,近两年新增仪器设备值有3个专业超过120万元。我校有国赛或省技能大赛设备,恒温箱3台,培养箱2台,亚龙YL-235A 4台,亚龙YL-156A 2台。
表1-3 学校近两年新增设备值
我校有纸质藏书量98000册,纸质图书生均册118册;电子藏书量100000册,电子图书生均册121册。供学生使用的计算机数量260台,供教师使用的计算机数量100台。2019年较上一年度相比都有较大提升。学校每年还订阅了各种报刊杂志60多种,电子
图书12万多册。学校还定期组织读书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人文教育,提升了中职生的人文素养水平。
表1-4 实训场地及设备一览表
二、学校党建
2.1健全党建管理体制
学校高度重视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组织保障作用。一年来,我校党支部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延伸工作手臂,大胆探索新时期学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崭新思路。为确保党建带团建的“四同步”,校党支部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如党团联系例会制度、积极分子培训制度、推优入党制度、民主评议考核团建制度等。“党建带团建”工作归根结底要依托精干的团委班子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实践。我校团委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扎实开展了一系列主题团队活动,努力营造健康、高雅、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在实践中也锻炼了自身能力。领导班子开展中心组学习活动,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坚决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分工负责集体领导,一心一意谋发展,心无旁骛抓落实。党委委员每人联系一个党支部,加强对党支部工作的领导和指导。狠抓“两个责任”落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校党委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严格按照党风廉政建设承诺书,执行“三重一大”制度。推行党务政务公开,推进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建设。切实做好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校党委开展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在全校各年级、处室所有工作岗位上全面推开。
学校出台了《生物中专“三会一课”制度》等管理制度,健全党建管理体系。校党委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严格履行“一岗双责”,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制定了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自觉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2.2推动德育思政工作
通过学习十九大会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党风廉政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教职工和学生的思想觉悟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基层组织进一步夯实。校党委组织全体党员教师召开“进一步解放思想,激励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专题组织生活会。在校内营造抵制“有偿家教”、倡导“无偿帮教”的良好氛围,组织全体教职工签署《拒绝有偿补课公开承诺书》。组织开展党员固定学习日活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开展系列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强化廉洁从教氛围,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签订《杜绝有偿补课承诺书》提高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学校把党风廉政建设常态化,做到常抓不懈。
2.3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党总支采取了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个人思考和会议交流的形式,组织广大教师学习了总书记关于实现中国梦重要讲话精神、《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 最美乡村教师先进事迹和市教育局有关文件,要求全体教师全面、准确地理解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将规范要求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全面提高师德素养。
学校始终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校党支部35名党员分属3个党小组。学校党支部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并积极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创新“三会一课”教育形式;结合学校突出问题,发挥党支部的核心引领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很好地提振了党员教师干事业开拓进取的精气神,较好地发动广大教师共同完成学校的阶段性工作。2018年党支部积极开展“十九大”主题教育活动,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去团结群众,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去带领群众。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充分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团结带领广大教职工励精图治,同谋发展。学校出台奖励激励机制,每月评选明星教职工,并张榜表彰。及时落实新区的奖学奖教方案,鼓励教职工争先创优。深入教职工中间,关心教职工生活学习工作,听取大家的意见建议,每月收集教职工合理化建议,向教职工作出说明,并评选最佳建议奖进行表彰。坚持民主管理,很好地凝聚了民心。2019年校党支部被表彰为区级先进党支部,丁凤强被表彰为连云港市优秀共产党员,侍述亮被表彰为徐圩新区优秀共产党员。
2.4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推动学校党建工作在上新台阶。着力加强领导班子、中层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作风建设,提升综合素质、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激励担当作为。加强对工会、共青团的领导和工作指导。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完善部门、系部工作职责。加强工作指导、督促,严格管理,建立严明廉政纪律,认真落实党务、政务公开制度。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和教职工认真学习十九大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区委全委会精神,把广大党员和教职工思想统一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统一到学生加快发展的大局中来。
学校党委十分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培养锻炼党员干部和教师,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让党员教师有更多的机会与平台提升磨练自己,强力打造强思想、精业务、敢作为的高素质党员教师团队。在资金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优先安排资金用于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参培率达100%。我校党员干部和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有了新的提升。党员教师参加技能大赛、创业大赛、教学大赛取得一定的成绩,在教师队伍中形成了带头兵的作用。
2.5强化意识形态工作
学校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实行意识形态工作党委主要领导负责制,认真落实“书记抓”、“抓书记”意识形态工作。成立了以沈夕泉校长为书记的生物中专党支部,下设3个党小组,共有党员35人。
党支部书记沈夕泉负责定期召集支部委员会和党员大会,制订支部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同时做好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抓好支部委员会自身建设,严格党的组织生活,按时召开支部组织生活会,做好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推进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健全完善党支部主题学习制度。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经常与支部委员会其他委员交流思想和工作情况,支持他们根据集体的决定和分工,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
党支部组织委员丁奋强主要了解和掌握党员的思想、工作状况,配合宣传委员、纪检委员做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同时负责做好发展党员工作。2019年完善了《校党员活动日制度》、《校党员学习考核制度》、《校党员记实管理制度》、《校关于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规定》、《规范组织党员外出教育培训制度》等党建制度。
党支部纪律检查委员戴乐军负责党支部的作风建设,做好经常性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不正之风,做好加强党内监督、严格党的纪律工作,检查党员执行党章和党的纪律的情况,按规定调查、处理党员违反党的章程、违反党的纪律的案件。2019年,党支部党员零违章、零反纪,创建风正思强新党支。
党支部宣传委员侍述亮负责围绕本单位的中心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文化活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包括认真做好党员固定学习日活动和"学习强国"党员APP学习考核工作。2019年主要开展十九大“两学一做”学习活动,通过看、思、议、感,强化党员意识形态。
党支部青年委员张俊山负责指导团支部加强对团员和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贯彻落实上级党委和党支部关于共青团工作的指示和要求,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指导团支部根据青年的特点和需要,生动活泼地、富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2019年党支部阵地紧紧跟随时代发展,成立网络两学一做小组,充分利用信息化便捷,并通过学习强国APP,积极组织党员同志参加“第二届百万党员学宪法学党章考法律活动”。在互联网+背景下加强意识形态工作。
表2-1 我校党员“学习强国”APP积分排行
三、学生发展
3.1 学生素质
学校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普遍较高,爱国敬业,诚实守信,吃苦耐劳,团队合作意识强。坚持学业达标考试,努力提高文化课的合格率。2019年参加省统一中职学业水平普测,文化课全科合格率为80%。主干专业的对口单招高考已实现100%总分达升学线。参加对口单招高考专业技能考试合格率已连续多年保持100%。2019年对口高考中,学校本科录取数为17人,录取率稳居全市第一。2019年,学校在各类比赛中收获颇丰。
表3-1 我校2019年创业大赛获奖情况
参赛学生 |
参赛项目 |
级别 |
奖第 |
指导教师 |
宋星泽、骆思雨、曹雨欣 |
家庭农场壹号店 |
市级 |
一等奖 |
张艳萍、童婵娟 |
冯俊杰、赵宇光、张喆 |
花家·花木篮 |
市级 |
二等奖 |
张媛、丁凤强 |
苗春旭、 颜毓、姚璎钰 |
花间密码·花艺工作室 |
市级 |
三等奖 |
时明燕、刘雯雯 |
吴生超 |
润物无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市级 |
二等奖 |
杨敏、孙灵慧 |
朱浩 |
连云港聚缘婚庆策划工作室 |
市级 |
三等奖 |
陆晔、侍述亮 |
宋星泽等 |
家庭农场一号店 |
省级 |
三等奖 |
童婵娟 张艳萍 |
表3-2 我校2019年文明风采比赛获奖情况
参赛学生 |
级别 |
指导教师 |
奖第 |
曹振宇 |
省级 |
唐海松、王会茹 |
一等奖 |
何妍妍 |
省级 |
杨井凤 |
二等奖 |
王艺缘 |
省级 |
唐海松、姚家坤 |
三等奖 |
曹振宇 |
省级 |
孙灵慧 |
二等奖 |
胡竞文 |
省级 |
张晓雅 |
三等奖 |
于昕骐 |
省级 |
严平、王会茹 |
三等奖 |
我校毕业率逐年提高,学生100%获得国家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2018年学生毕业率为93.2%,2019年上升为97.8%。注重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坚持年度学生体质测评,学生体质合格率达100%。学校是省体育工作先进校,是市篮球、三门球项目传统校,常年坚持乒乓球、篮球、跳绳等项目的运动训练和三门球项目的课题研究,是省职校“校长杯”乒乓球项目的种子参赛队,2019年11月,校男子篮球队获省2019年中专校男子篮球比赛三等奖。
3.2 在校体检
学校重视学生的在校体验。全心全意为各学生社团的全面健康发展服务为宗旨,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学生社团联合会下属多个学生社团组织:篮球社团、舞蹈社团、棋牌社团、书画社团、乒乓球社团、羽毛球社团、演讲社团,声乐社团,器乐社团等。
表3-3 我校第三届社团情况 |
序号 |
社团名称 |
活动地点 |
指导教师 |
负责人 |
1 |
播音与主持社团 |
电教楼三楼电视台 |
冯雨珍 陈守祥 |
蔡 超 |
2 |
美术社团 |
电教楼四楼美术教室 |
张永清 蔡 超 |
蔡 超 |
3 |
书法社团 |
电教楼三楼会议中心 |
张锦君 |
蔡 超 |
4 |
声乐社团 |
电教楼五楼音乐教室① |
周立勇 |
蔡 超 |
5 |
器乐社团 |
电教楼五楼音乐教室② |
孙扬立 |
蔡 超 |
6 |
舞蹈社团 |
电教楼四楼舞蹈室 |
杨晓平 陆 晔 |
蔡 超 |
7 |
礼仪社团 |
电教楼四楼多媒体教室 |
刘雯雯 杨 敏 |
马 飞 |
8 |
文学社团 |
电教楼一楼阅览室 |
沈建亚 |
马 飞 |
9 |
篮球社团 |
东篮球场 |
汪 峰 |
马 飞 |
10 |
乒乓球社团 |
电教楼四楼乒乓球室 |
杨善根 |
马 飞 |
11 |
羽毛球社团 |
电教楼前羽毛球场 |
刘世发 |
马 飞 |
12 |
跳绳社团 |
西水泥场 |
嵇进军 王文华 |
马 飞 |
13 |
计算机社团 |
电教楼三楼西机房 |
张永健 |
蔡发奎 |
14 |
种子检测社团 |
农业实验楼一楼实验室 |
时明燕 |
蔡发奎 |
15 |
动物检测社团 |
动物手术室 |
张永扬 |
蔡发奎 |
16 |
电工社团 |
机电楼五楼电工室① |
王加新 |
蔡发奎 |
17 |
钳工社团 |
钳工实训室 |
郭庆祥 |
蔡发奎 |
18 |
农机维修社团 |
农机实训室 |
王化业 |
蔡发奎 |
努力因材施教,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努力将枯燥的理论学习生动化,将深奥的专业学习实践化,完善实习实训条件,确保基础实验100%的开足率,充实实习实训内容与形式,与10家企业结成紧密合作关系,努力实现实训场景的高仿真度和实习技术的先进性。
序号 |
企业名称 |
合作时间 |
合作专业 |
实习生数 |
毕业生就业数 |
教师实践数 |
支付兼职教师课酬(万元) |
1 |
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东辛分公司农业中心 |
2013.1 |
农业、农机类 |
180 |
21 |
11 |
5.3 |
2 |
江苏省东辛农场农机水利管理中心 |
2013.1 |
农业、农机类 |
20 |
5 |
7 |
1 |
3 |
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东辛分公司 |
2014.9 |
农业、农机类 |
80 |
23 |
9 |
6.6 |
4 |
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 |
2014..8 |
农业、农机类 |
20 |
2 |
3 |
1.2 |
5 |
江苏三元双宝乳业有限公司 |
2014..8 |
农业、农机类 |
16 |
6 |
2 |
0.9 |
6 |
连云港东旺奶牛养殖有限公司 |
2014.8 |
农业、农机类 |
16 |
15 |
5 |
1.1 |
7 |
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东辛分公司 |
2015.9 |
农业、农机类 |
190 |
39 |
15 |
7.5 |
8 |
太阳雨太阳能制造有限公司 |
2017.8 |
机电、机械类 |
20 |
26 |
7 |
6 |
10 |
徐圩新区香河生态园 |
2019.5 |
农业、农经类 |
20 |
3 |
3 |
0.5 |
表3-4学校校企合作情况汇总表
学生对学校学习、实习体验的满意度高。积极丰富校园文化,努力打造“农垦文化”特色品牌,让学生在特色校园文化的熏陶中体验职业精神和人生感悟,提升农家子弟成人、成才、成功这“三成”教育成效。
图3-1我校悬挂在教学楼走道上的养成教育三字经
同时注重学生安全意识教育,举办“禁毒防毒”、“预防艾滋病”“消防安全”系列主题活动,2019年10月,学校在省创业知识竞赛中,全员参与,大大增强了学生们的创业知识。学校对学生进行了调查问卷。通过随机取样进行数据分析,学生对调查问卷的所有项目满意率都在90%以上,生活满意度93%,学生理论学习满意度为98%,专业学习满意度为94%,实习实训的满意度为90%,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98%,对校园安全满意度96.5%,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为96.8%,学生对学校生活、校园安全等总体满意度较高。
图3-2学校广播站记录本
3.3 资助情况
学校是徐圩新区唯一的职业学校,免学费和助学金中地方配套的80%经费是由徐圩新区财政解决的,虽然新区刚刚组建,财政底子贫瘠,但对于中职生的免学费和助学金的落实情况较好。学校建有学生资助工作机构,国家助学金使用管理制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制度、涉农专业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等各项制度完备,学籍档案更新及时,资助信息申报与审核规范。2019上半学年学校共有330名学生享受秋季国家助学金,计33万元,2019下半学年学校共有362名学生享受秋季国家助学金,计36.2万元,全年合计69.2万全。学校及时将助学金费用打入学生个人存款账户,并利用期中、期末、考工等时段的家长会,以及家长来校时机,由家长将学生存折领回及时提取。至于中职学校学生免学费经费则由新区文教局统一向新区财政报告、申领,款项拨入学校账户后,由学校按财务手续,逐级报告、审批用款。
学校积极对困难学生进行资助。除了申报财政的助学金外,还积极赢得社区和企业的支持、帮助。
3.4就业质量
学生就业率17.07%,对口就业率98.4%,与2018年比分别提高0.6个百分点和0.4个百分点;初次就业月收入为1800,受地区基本工资提升和学生就业综合能力的提高较2018年提升13.33%,学生创业率8.28%,与上一年基本持平。
表3-5学校毕业与就业情况汇总表
2019年毕业与就业情况 |
2018年毕业与就业情况 |
总人数 |
升学人数 |
就业人数 |
总人数 |
升学人数 |
就业人数 |
210 |
174 |
36 |
244 |
204 |
40 |
就业率17.07% |
就业率16.39% |
随着社会的发展,父母、社会对学历层次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每年学校都有大批学生通过对口单招升入高等院校学习,这部分学生占到就业学生的80%以上,作为升学就业部分,这些学生的对口升学比率较高,且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东辛农场作为大型国有企业,高度重视区域内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与选拔录用,农场对返乡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给予了优惠的招聘政策,并通过中职学校与对口单招的主要录取高校建立了合作培养协议,既较好地巩固了中职学校的专业招生,又有力地提升了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也较切实地解决了农场农业技术岗位的用人稳定问题,真正实现了中高职衔接、校企合作多方共赢的系列化良性运行。
3.5职业发展
学校注重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乘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东风,重视创业教育。2019年12月,在江苏、山东、河南、安徽四省联办的2019年“淮海职教杯”创业大赛中,学校《润物无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作品经过市选拔、省网评,入围淮海区域总决赛,参赛作品在最终现场决赛中获三等奖。
在专业技能方面,为保证学生“双证毕业”,组织安排了17级的学生完成了考工。
图3-3 2017级技能鉴定合格人员名册(部分)
针对学校涉农专业学生居多的实际,学校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了以爱农场、爱农业、爱农科为内容的“三爱农”主题教育活动。活动以农场得天独厚的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体系为背景,抓住连云港市农科院落户农场的良好契机展开活动,让学生了解东辛农场在改革大潮中所创下的辉煌业绩,让学生感悟科技的农业发展、农村致富中的神奇贡献。重在帮助学生找寻涉农专业的自信,看到自身的价值,立志在农场以农业技术创业,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农场较为完善的科研体制和强劲的发展势头,不仅激发了涉农专业学生热爱农业、热爱农业科学技术、热爱农垦的热情,同时也坚定了他们以本专业立业、创业、干事业的决心,激发学生拼搏深造的学习力。我校涉农专业学生理想远大,学习欲望强烈,升学率高,就业成就显赫。近年来有大批考入大专、本科甚至是硕士研究生纷纷返乡就业。直接就业的技术职工中也涌现出一批种植、养殖大户和农机能手、农产品经纪人。
为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我校积极依托区域优势企业,利用企业冠名班对口引入企业文化。江苏省太阳雨太阳能有限公司是由我校机电专业毕业生徐新建创办的太阳能光热行业的领军企业。我校作为太阳雨公司的人才培养基地,设有“太阳雨”冠名班,培养企业所需机械、营销专业人员。学校以冠名班为样本,将相关企业文化引入校园,实施校企文化结合的新途径。“太阳雨班”学生从职高一、起就分四个学期重点进行“企业文化理念”、“企业员工规则”、“班组管理机制”、“技能竞争考核”的四项校企文化对接,较好地解决了学生规范意识、员工意识培养问题。太阳雨人胸怀“圆百亿梦想 建百年大业”之梦,秉承“创世界名牌,做百年企业”的企业宗旨。这种“追求卓越”的太阳雨企业精神,也是农村中职生转变为现代职业人所必需的。“冠名班”这种校企合作形式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职业岗位适应能力。
为提升学生岗位迁移、创新创业能力,学校积极发掘农场特有的历史资源,提炼军垦知青文化激励学生成才历程
东辛农场原属江苏建设兵团,前辈多为淮海战役后转业战士。60年前一大批朝气蓬勃的解放军官兵,历尽千辛万苦与殊死搏斗,迎来解放的胜利。然而他们没有陶醉于胜利的花环之中,没有沉迷于功勋的享乐之中,百万年轻的官兵毅然担当起建设沿海、沿江、沿边的任务,他们铸剑为犁,后来成为开荒创业的生产建设兵团的军垦战士。老一辈军垦战士铸就又伟大的军垦精神。军垦精神就是服从大局、无私奉献;团结乐观、顽强拼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军人的刚毅坚强,军队的团结一致,兵团战士的顽强斗志,都是我们兵团儿女世代相传的宝贵财富。学校积极提炼和弘扬军垦精神,并与中职生的创业教育相结合,教育学生艰苦奋斗、乐于奉献,刚毅果断、坚忍不拔,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提升学生未来创业的战斗力。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广大城市知识青年响应国家号召,放弃优裕的城市生活环境,来到偏僻落后的苏北农村。传授知识,推广科技,播洒文明,为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立下不朽的功绩。广大知青在农村期间,以满腔的青春热血,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创立了带有特定历史条件特征的“知青文化”。知青文化体现了一种激昂的使命感、一种无私的奉献观、一种平和的生活态度、一种愉悦的劳动体验、一种自觉的文化传播。他们在建设农村的过程中,为自己的一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能力。他们可歌可泣的历史也为农场的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学校收集和整理文献、实物,建成知青文化馆,组织学生参观学习,体味知青文化所孕育的激情与豪情,教会学生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提升学生干事业的激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智商的推进器,是实践的加油站。在中职生成才的历程中,激进的情感、进取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和坚韧不拔的意志,激励着我校学生不断前行。学校积极培养学生各种职业能力,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在太阳雨太阳能制造有限公司等大企业里,学校的一大批毕业生成长为中层干部和明星职工。在农场乃至省农垦都活跃着学校毕业的农技骨干。毕业生张中良荣获连云港市“青年创业形象大使”称号,杨跃引进改良的“明珠牌丰冠蜜梨”新品种被评为市级品牌水果商标,吴湖的棚养对虾技术不仅给家庭带来丰硕收益,也带动了区域产品结构的改善。
四、质量保证
4.1学校基础能力建设
学校要以创建江苏省优质特色职业学校为契机,以内涵建设为根本,以特色创新为主线,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队伍建设为基础,以质量提升为重点,深化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有效探索专业化师资队伍、现代化专业群、现代化实训基地、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建设机制,把学校建设成为高质量、深内涵、有特色的江苏省优质特色职业学校作为全校上下的奋斗目标。一年来,学校以创建促提升,全面强化基础能力建设,并取得显著成效。我校已顺利通过畜牧兽医专业现代化专业群建设验收,并大力提升和完善该专业群的建设工作,2019年我校计划完成优质特色职业学校、现代化实训基地的创建工作,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另外智慧校园及现代化示范性职业学校及标准化技能考点等建设也在规划当中。
学校新校区一期工程建筑面积7.5098万平方米,按照优质特色职业学校标准建设,校区功能和设施配置完善,办学条件得以优化,生均校舍面积、教学设备值等各项硬件指标已达到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办学标准。一产、二产、三产生均设备值均突破万元。学校于2017年成为建设江苏省高水平现代化实训基地和2018年连云港市优质特色学院的基础上。近三年又投入300余万元,启动校园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完善网络数据交换共享平台。配套建设学校综合管理系统、OA系统、录播教室、校园电视台、信息化服务中心等项目的工作;实现校园网络全覆盖,无线网点全覆盖。
学校在校生931人,建有总部和徐圩两个校区,学校占地258亩(不含实训基地实验田),建筑面积91977平方米,实验实训场所面积16758平方米(不含实验田);学校已建有教学楼4幢,电教楼2幢,实验楼2幢,实训楼2幢,宿舍楼4幢,以及配套齐全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已建篮球场6片、排球场6片;400m标准跑道的运动场,建有图书馆1个、录播室1个、多媒体教室24个,微机室8个、多功能报告厅1个、会议室3个;学校配有电脑470台,图书馆藏书9.8万册,音像资料1230套,电子图书10万册。
表4-1 一、二、三产生均设备值统计表 |
序号 |
产业大类 |
专业大类 |
专业名称 |
总价值(万元) |
学生数 |
生均(万元) |
1 |
一产类 |
农林牧渔类 |
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 |
553.4555 |
61 |
9.0730 |
2 |
一产类 |
农林牧渔类 |
农村经济综合管理 |
68.38 |
49 |
1.3955 |
3 |
一产类 |
农林牧渔类 |
现代农艺技术 |
377.0694 |
170 |
2.2181 |
5 |
一产类 |
农林牧渔类 |
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 |
229.1236 |
170 |
1.3478 |
6 |
二产类 |
加工制造类 |
机电技术应用 |
408.5126 |
205 |
1.9927 |
7 |
二产类 |
石油化工类 |
化学工艺 |
567.0476 |
37 |
15.3256 |
8 |
三产类 |
信息技术类 |
计算机应用 |
200.283 |
157 |
1.2757 |
9 |
三产类 |
文化艺术类 |
播音与节目主持 |
53.343 |
7 |
7.6204 |
10 |
三产类 |
文化艺术类 |
美术绘画 |
125.5 |
46 |
2.7283 |
11 |
三产类 |
文化艺术类 |
音乐 |
48.407 |
29 |
1.6692 |
4.2现代职教体系建设
我校与江苏农牧科技学院“3+3”中高职衔接试点项目已开设到现代农艺技术、机电技术应用、计算机技术应用三个专业;与江苏农林学院“3+3”中高职衔接试点项目已开设到现代农艺技术、计算机技术应用两个专业。目前,我校有1 个省级特色专业,1 个省级品牌专业,1 个省级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每年与联办高校共同研讨课程体系,共同参与转段考试,共同举行教研活动,经常赴联办学校参观交流。中高职试点学生素质相对较高,纪律意识强,学生积极参加学校举行的各种社团活动、文体活动,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比赛中成绩突出。
4.3专业动态调整
学校以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制定了“2.5+0.5”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并滚动修改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校企合作加强专业建设,积极对接徐圩新区规模企业,提高专业建设成效。
4.3.1基本状态概述
专业建设一直列为学校的重点建设项目。专业设置面向现代化养殖业,通过建设,学校现有养牛、养禽、养猪几个专业方向,计划开展淡水养殖、特种动物养殖、动物疫病防治、畜产品加工与营销等专业方向。初步形成了以畜禽生产专业为主体,相关专业共同发展的专业体系。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2名,专任教师年龄结构、学历结构比较合理,但与专业发展相比还显得缺乏。
4.3.2基本状态分析
1.人才培养工作分析
①开展多元化学习评价,为学生就业创业奠基
通过多元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态度、知识技能的掌握与运用能力、主动学习的能力与合作精神的培养。在评价主体上包括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在评价方式上将定性与定量(主要侧重于单一操作技能)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结果与过程相结合,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通过多元化学习评价,可以更好地实现对学生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与激励,确保实践教学评价的有效性。除了对日常教学评价进行改革,我们还融入了职业资格考核的相关内容,学校实行“双证制”或“多证制”。同时,学校与校外实习基地相结合,学习成绩与业务成绩或岗位职业资格相结合的方法,全方位评价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为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就业、创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②推进校企合作,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
在校企合作中,本专业始终立足地方,立足农场各部门及相关民营企业,激发学生爱农场、爱农村、爱农业的“三爱农”热情,教育学生“以专业技能谋事业,用职业素质创新业”,已涌现出一大批养殖大户和农技人员。
本专业毕业生积极创办私营企业,在带动当地及周边地区农民致富的同时,积极引进推广小龙虾养殖、肉鸭养殖、小尾寒羊养殖等技术,推动了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为促进高效农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配合农场实行“龙头企业+科研基地+示范农户”的生产模式,建成大公司加农户,大农场带动农户群的标准化安全畜产品基地。
2.现有专业的条件状况分析
本专业属于学校老牌专业,开设历史长,专业定位准确,专业发展紧紧围绕地方产业结构,与产业吻合度高,专业文化积淀深,课程体系完整,课程管理科学,教学团队精良,教学设施完备,且教学质量优,社会服务好。培养的学生能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
3.优势、特色和差距
本专业依托农场优势,树立“大农业,重科研,强联合”三大理念,构建产学研结合平台,形成了周边乡镇无以比拟的涉农专业发展优势。
东辛农场是集种养加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国有大型农业综合企业,在产业发展上具有独特的规模特色和产业化优势。有奶牛场、肉鸡养殖场、养猪场、水产公司等各种养殖企业,老师和学生实习、科研方便,所学与地方结合紧密,可以轻松使科技服务与社会需求对接、专业与产业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培训对接,大大加强了专业建设的科学性、示范性、实效性。
表4-2 省级职校品牌\特色、实训基地建设统计表
序号 |
专业名称 |
认定结果 |
认定时间 |
备注 |
1 |
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 |
省特色专业 |
2012.07 |
|
2 |
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 |
省品牌专业 |
2013.08 |
|
3 |
畜牧兽医 |
省现代专业群 |
2017.05 |
|
4 |
现代农业 |
省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 |
2016.12 |
|
5 |
现代农艺 |
省现代化实训基地 |
2019已经申报 |
|
4.4教育教学改革
通过“3+3”试点项目的推进,我校与江苏农林、江苏农牧两家学校进行课程与教学的对接,通过共同制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并严格按照实施性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教师合作开展教研活动,定期调整进度与模式,达到中高职无缝对接。
表4-3 课程建设特色成果一览表 |
序号 |
名称 |
备注 |
1 |
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结项证书 |
2016.12.20 |
2 |
畜禽诊疗技术新课程标准结题证书 |
2016.12.20 |
3 |
淡水动物病害防治课程标准开发证书 |
2017.11.20 |
4 |
江苏省中职淡水养殖人才培养方案结题证书 |
2017.11.20 |
5 |
鱼类学基础课程标准结项证书 |
2017.11.20 |
6 |
禽类生产与经营新课程标准结项证书 |
2016.12.20 |
7 |
农民素养与现代生活 |
戴乐军 |
8 |
农业专业综合理论 |
戴乐军 |
9 |
钳工 |
陈冰 |
10 |
电工 |
孟小雷 |
11 |
车工 |
赵莉 |
12 |
电焊工 |
董强 |
13 |
数控电工 |
董宏伟 |
14 |
畜禽产品加工与贮藏技术 |
钱忠兰 |
15 |
职业健康与职业安全 |
杜建忠 |
16 |
单招导复案 |
戴乐军 |
17 |
职业道德与法律 |
丁凤强、江怀芹 |
18 |
经济政治与社会 |
丁凤强、陆道年 |
19 |
职业精神—工匠精神 |
丁凤强、张斌 |
20 |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 |
吴广顺、丁凤强 |
21 |
哲学与人生 |
丁凤强、江怀芹 |
22 |
礼仪规范教程 |
魏瑾、周鹏 |
23 |
心理健康教育 |
黄科祥、李姝 |
24 |
心理健康教育 |
田朝阳、周增元 |
25 |
职校生安全教育 |
吴晓进、丁凤强 |
26 |
中等职业教育品牌专业 |
|
27 |
2015年江苏省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试点项目 |
|
表4-4 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成果
序号 |
项目名称 |
主要完成人 |
1 |
中等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校本教材《经济政治与社会》、《职业道德与法律》全面达标A计划 |
丁凤强 |
2 |
基于连云港市中职教育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性研究 |
杨菲菲 |
3 |
中职教育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探索 |
杨菲菲 |
4 |
高职禽生产课程标开发,高职猪生产课程标准开发 |
戴乐军 |
5 |
参与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研制 |
戴乐军 |
6 |
畜牧兽医专业示范性教学方案 |
戴乐军 |
7 |
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禽生产与经营》课程标准开发 |
戴乐军 |
8 |
中职《猪生产》课程标准开发 |
戴乐军 |
9 |
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兽疾诊疗技术》课程标准开发 |
戴乐军 |
10 |
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淡水养殖》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研制 |
戴乐军 |
11 |
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淡水养殖专业《水生动物病害防治》课程标准开发 |
戴乐军 |
12 |
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农林牧渔类学业水平考试考纲研制和题库开发 |
戴乐军 |
13 |
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淡水养殖专业《鱼类学基础》课程标准开发 |
戴乐军 |
14 |
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农林牧渔类教学资源库建设
|
戴乐军 |
4.5 教师培养培训
学校制定有十三五师资队伍建设年规划,有年度实施方案、人才培养引进制度、师德诚信档案制度、学历提升管理办法、教师礼仪规范、教科研奖励资助办法等。2019年学校在编教师为85人,师生比为1:10.95。其中,高级职称教师37人,占43.52%;中级以上职称教师69人,占81.17%;专业课教师36人,占42.35%;“双师型”比例73.33% ;获得高级以上职业资格的专业教师23人,占63.88%;获得技师以上职业资格的专业教师18人,占50%。学校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脱产或利用寒暑假到企业实践,三年不少于6个月,人均达标。为向课堂要效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了研究探讨的平台开展校级优质课公开课及示范课评比,极大推动老师的教学热情。开展走进我校名师课堂系列活动,充分展示我校名师风采。积极支持我校老师参加市中心组,单招研究基地等活动,提高教学水平。
1.重抓课题研究,强化过程管理。
我们坚持把教科研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来抓,在校长室的亲自带领下抓好课题研究工作,努力提高教科研工作实效,重视课题研究的资料积累、过程管理,力求做到科科实施课题研究,人人参与课题研究。
⑴继续进行现有的规划课题的研究。
在市教科所的指导下继续进行课题的研究,并根据学校的总体发展目标和学校具体情况对主课题方案、子课题方案作适当修改,调整参与课题研究的人员,邀请专家来校指导,重新整理、筛选原有的课题,继续开展研究工作,逐步形成教学特色活动课程。
⑵积极申报子课题。
我们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子课题,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提升我校各科教师的教学能力,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⑶继续抓好“任务型导学”课堂实践研究。
本学期将进一步抓好“任务型导学”课堂实践研究,加强理论学习,加强实践研究,加强资料积累,为本学期在全市展示我们的教学模式做好充分的准备。
⑷强化课题研究过程管理。
强化教科研的群体合作,着力进行个案研究、案例研究、行动研究,使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研究中提高,在研究中发展。本学期将继续以各学科为子课题深入开展课题工作,围绕课题研究定期开展沙龙活动,认真学好相关理论,结合各级各类实践课,凸现课题研究内容,探讨研究方法,交流研究心得,共同提高研究水平。并及时评价、总结、反思,建好研究档案,丰富过成性资料。
2.落实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师素养。
新教育理念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我们将积极采取措施,鼓励广大师生走进新教育理念,追求理想的教育,用新课程的理念来规范我们教师的教学行为,通过新教育理念使新课程理念真真切切地落实到教师的每一个教学行为上,融会于师生学习的每一项活动中。
一是依托省市教师培训安排,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培训,撰写学习体会,参加学习交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二是继续开展读书学习活动。尤其要加强心理学有关理论的学习研究,学会跟家长、学生和同事沟通的技巧,做一名不光传授知识,而且具有很强沟通能力的老师。学期中要求每位教师认真阅读,写读书笔记,开展读书交流,并在校园网上传读书心得,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同时我们争取本学期正常开设教师阅览室;
三是建立校本培训制度,加强校本教研,做好备课组建设,开展组内交流学习。
四是开展教师励志行动,完善个人成长规划。围绕教师个人规划进行跟踪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与校内名师评比相结合。
3.抓好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提升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
一是依托省市教师培训安排,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培训,撰写学习体会,参加学习交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二是根据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意见》,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打造具有我校特色的“学的课堂”。组织教学基本功大赛,展示我校教师素养。
三是继续开展读书学习活动,大力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在全体教师中营造终身学习、爱教、善教、乐教的工作氛围。本学期,我们将通过阅读有关教学理论书籍,让我们改变我们能改变的,收获我们不曾拥有的。
四是建立校本培训制度,加强校本教研,做好备课组建设,开展组内交流学习。
加强市级、校级骨干教师的培养,积极组织参加市级教研部门组织的竞赛活动,为青年教师展示教学才能搭建舞台,不断增强教学自信心,提高其教学水平。同时,学校对各级各类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学能手进行考核管理,引导他们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学校对优秀的骨干教师延至下批并优先评先评优和职称晋级。
学校建立了教学督导制度,每学期教学督导员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教学进行督导,通过听课、评课、教案、作业等检查每月形成公示,有检查有指导有反馈有评价,对形成良好教风、学风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强化学风建设来推动教学内涵建设,积极探索高职教学的规律,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使我校的教学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学校制定了师资队伍专项建设规划,通过校内外培训、专家讲座、骨干引领、企业实践等全方位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业务素质和教育能力。分层次开展青年教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培养培训,对青年教师实行导师制,进行“一对一”的青蓝工程。通过集体备课、组内说课、教学公开课、校内“赛课”等,加强梯队建设。通过有计划的培养、培训,积极开展技能大赛、信息化大赛、师资培训等活动,制定各种奖励机制,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教师获奖层次逐年提高。组织师生参加省市教学大赛、创业大赛、技能大赛、班主任大赛等。
表4-5 2019年我校新333荣誉称号名单 |
1 |
连云港市中小学新333工程人才 |
丁凤强 |
教学名师 |
2 |
杨敏 |
学科教学能手 |
3 |
姚家坤 |
学科教学能手 |
4 |
庞春梅 |
学科教学能手 |
5 |
张玉环 |
学科教学能手 |
6 |
刘雯雯 |
学科教学能手 |
7 |
时明燕 |
学科教学能手 |
8 |
严平 |
学科教学能手 |
9 |
杨菲菲 |
学科教学能手 |
10 |
王敏 |
学科教学能手 |
11 |
张永健 |
学科教学能手 |
12 |
孙灵慧 |
管理系列能手 |
13 |
侍述亮 |
学科教学标兵 |
14 |
陆晔 |
学科教学标兵 |
15 |
马飞 |
学科教学标兵 |
16 |
王加新 |
管理系列标兵 |
|
|
表4-6 2019年教师获奖情况 |
|
|
序号 |
姓名 |
参赛项目 |
获奖等级 |
获奖时间 |
1 |
张媛、孙军、张萍 |
2019年连云港市职业学校教学大赛(课堂教学) |
市一等奖 |
2019年7月 |
2 |
陆晔、刘雯雯、张永健 |
2019年连云港市职业学校教学大赛(课堂教学) |
市二等奖 |
2019年7月 |
3 |
刘雯雯、马飞、陆晔 |
2019年连云港市职业学校教学大赛(教学设计) |
市三等奖 |
2019年7月 |
4 |
徐珊、刘世发、于培林 |
2019年连云港市职业学校教学大赛(教学设计) |
市三等奖 |
2019年7月 |
5 |
杨菲、杨菲菲、时明燕 |
2019年连云港市职业学校教学大赛(教学设计) |
市三等奖 |
2019年7月 |
6 |
童婵娟、张艳萍、张奕 |
2019年连云港市职业学校教学大赛(教学设计) |
市三等奖 |
2019年7月 |
7 |
陆晔 |
2019年连云港市职业学校教学大赛(微课) |
市二等奖 |
2019年7月 |
8 |
金小琦 |
2019年连云港市职业学校教学大赛(微课) |
市二等奖 |
2019年7月 |
9 |
王占艳 |
2020年连云港市职业学校教学大赛(微课) |
市三等奖 |
2019年7月 |
10 |
何培群 |
2021年连云港市职业学校教学大赛(微课) |
市三等奖 |
2019年7月 |
11 |
严平 |
2019年连云港市职业学校教学大赛(微课) |
市三等奖 |
2019年7月 |
12 |
杨鹏 |
2019年连云港市职业学校教学大赛(微课) |
市三等奖 |
2019年7月 |
13 |
马飞 |
2019年连云港市多媒体教育软件比赛(微课) |
市一等奖 |
2019年10月 |
14 |
张永健 |
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 |
省三等奖 |
2019年8月 |
15 |
孙灵慧 |
连云港市职业学校技能大赛 |
市三等奖 |
2019年12月 |
16 |
赵小娟 |
连云港市职业学校技能大赛 |
市三等奖 |
2019年12月 |
17 |
杨敏 |
徐圩新区职业学校中青年教师教学大赛 |
区一等奖 |
2019年1月 |
18 |
陆晔 |
徐圩新区职业学校中青年教师教学大赛 |
区一等奖 |
2019年1月 |
19 |
严平 |
徐圩新区职业学校中青年教师教学大赛 |
区一等奖 |
2019年1月 |
20 |
马飞 |
徐圩新区职业学校中青年教师教学大赛 |
区一等奖 |
2019年1月 |
21 |
刘雯雯 |
徐圩新区职业学校中青年教师教学大赛 |
区一等奖 |
2019年1月 |
22 |
孙灵慧 |
徐圩新区职业学校中青年教师教学大赛 |
区一等奖 |
2019年1月 |
23 |
赵小娟 |
徐圩新区职业学校中青年教师教学大赛 |
区一等奖 |
2019年1月 |
24 |
童婵娟 |
徐圩新区职业学校中青年教师教学大赛 |
区二等奖 |
2019年1月 |
25 |
张艳萍 |
徐圩新区职业学校中青年教师教学大赛 |
区二等奖 |
2019年1月 |
26 |
陈怡冰 |
徐圩新区职业学校中青年教师教学大赛 |
区二等奖 |
2019年1月 |
27 |
金小琦 |
徐圩新区职业学校中青年教师教学大赛 |
区二等奖 |
2019年1月 |
28 |
杨菲菲 |
徐圩新区职业学校中青年教师教学大赛 |
区二等奖 |
2019年1月 |
29 |
徐珊 |
徐圩新区职业学校中青年教师教学大赛 |
区优秀奖 |
2019年1月 |
30 |
杨鹏 |
徐圩新区职业学校中青年教师教学大赛 |
区优秀奖 |
2019年1月 |
31 |
王占艳 |
徐圩新区职业学校中青年教师教学大赛 |
区优秀奖 |
2019年1月 |
32 |
赵永 |
徐圩新区职业学校中青年教师教学大赛 |
区优秀奖 |
2019年1月 |
33 |
庞春梅 |
徐圩新区职业学校中青年教师教学大赛 |
区优秀奖 |
2019年1月 |
34 |
刘聪 |
徐圩新区职业学校中青年教师教学大赛 |
区优秀奖 |
2019年1月 |
35 |
张玉环 |
徐圩新区职业学校中青年教师教学大赛 |
区优秀奖 |
2019年1月 |
36 |
何培群 |
徐圩新区职业学校中青年教师教学大赛 |
区优秀奖 |
2019年1月 |
37 |
张奕 |
徐圩新区职业学校中青年教师教学大赛 |
区优秀奖 |
2019年1月 |
38 |
杨菲 |
徐圩新区职业学校中青年教师教学大赛 |
区优秀奖 |
2019年1月 |
4.6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情况
认真落实省教学管理规范,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根据省人才培养方案滚动修订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计划,并结合地方产业对培养计划进行修改。同时加强教学常规和教学质量监控。各教研组通过听课、评课、教研活动,检查备课、作业批改、实训教学,开展评教评学,及时总结反馈。进一步健全考试管理,做好期中期末考试总结分析,省学业水平考试参考率和合格率均有提升。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提高使用效率,促进技能教学。安排教师参加市中心组和教研基地活动,促进教改和教师业务素质提升。
一直以来,学校严格执行省三个规范的要求,完善学校管理体系,不断调整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教学改革、规范学校管理。坚守“农+工”两块阵地,为东辛农场和徐圩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训合格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以就业为导向,深化内部管理,夯实教育教学过程,打造品牌特色、拳头专业、核心专业。提高办学质量、办学效益,积极服务连云港经济社会发展。
五、校企合作
5.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学校从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出发,从四个模式改革(办法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模式改革、评价模式改革)和二个内容创新(教学内容创新、管理制度创新)的高度提出了开展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职业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地对我校开展校企合作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在学校成立“校企合作办公室”,建立了校企合作机构,确立了校企合作前进的方向。学校在校内建成机电专业实训中心、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专业实训中心、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实训中心、农业机械化专业实训中心、计算机专业实训中心、艺术中心等六大校内实训中心。并在校外建成自己的养殖实习农场和农艺实习农场。同时,学校与多方共建的含实验、实训、生产的多层次多场景多产品的实训基地,较好地实现了其实训、教育、生产、服务一体化功能。截止2019年12月,学校与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共10个,与10个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与4个企业共建专业研发中心。与2018年相比,就业率、对口就业率、初次就业月收入、创业率等数据均略有提升。
图5-1 校企合作工作机构
2019年,校企合作工作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在学校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开展校企合作工作。从整体上看,学校各专业都能注重结合学校的办学特点和专业特色,紧密与地方行业、企业及政府部门开展校企合作工作,创新校企合作思路,探索校企合作模式,提高校企合作成效,整个校企合作工作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显著成效。
1.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作新思路和新途径,校企合作的理念得到了提升,提出实施“校企互动,产学研结合”的校企合作工作方针,以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为依托,因地制宜,不拘一格,多途径拓展校企合作领域,丰富校企合作内涵,在合作实践中积极探索适应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特征、地方特色和学校特点的校企合作模式,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校企深度融合,共同发展,促进校企合作事业的发展。
2.校企合作范围逐步实现了“三个拓展”,校企合作层次实现了“二个转变”。“三个拓宽”,即:单个合作企业向企业群拓展;简单推荐就业向校园招聘、网络招聘拓展;单纯安排顶岗实习向共同管理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联合编写教材,共同设置专业拓展。“二个转变”,即:单向合作向双向合作转变;近期合作向长期合作转变。
3.校企合作企业数量有了较快增加,目前学校共与近30家行业、企业及相关政府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签订校企合作协议10家,开展校企合作的专业已涵盖学校全部专业,增强了学校办学实力,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建设。
4.校企合作成果显著。“校企合作已开发教材5门,为企业培训员工1000余人次,为企业提供给类技术服务1000余人次,聘请企业兼职教师来校讲课或技术讲座达20余人次,与企业共同进行课程研究,新技术推广和新技术开发正在有效推进,通过校企合作,为学校赢得了社会的高度评价。
5.校企合作模式不断创新。由原来的“2+1”模式向“订单式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等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学校各专业都能注重结合自身的办学特点、专业特色与行业企业及政府部门开展校企合作,合作的渠道在不断拓宽,合作的内涵在不断提升,校企合作的深度在不断发展。
6.加强了校企合作自身内涵建设,规范了校企合作管理制度。学校依据实际情况要求,制定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及管理办法》、《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校企合作协议书》及《学生顶岗实习安全协议书》等一系列管理文件,并建立了一支相对稳定、团结和谐、专兼职相结合的校企合作工作团队。
7.建立了顶岗实习质量监控及考核评价制度,有力的保障了学生顶岗实习有序、有效地进行。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明确了企业兼职指导教师和校内实习指导教师的各自责任与任务,强调实习指导教师要指导到位,管理到位,跟踪巡查到位,从而有力的保障了顶岗实习有序的进行。近几年来,每届毕业生顶岗实习率都达到100%,确保了毕业生顶岗实习质量。
表5-1 校企合作单位统计表
序号 |
企业名称 |
合作时间 |
合作专业 |
实习生数 |
毕业生就业数 |
教师实践数 |
支付兼职教师课酬(万元) |
1 |
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东辛分公司农业中心 |
2013.1 |
农业、农机类 |
180 |
21 |
11 |
5.3 |
2 |
江苏省东辛农场农机水利管理中心 |
2013.1 |
农业、农机类 |
20 |
5 |
7 |
1 |
3 |
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东辛分公司 |
2014.9 |
农业、农机类 |
80 |
23 |
9 |
6.6 |
4 |
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 |
2014..8 |
农业、农机类 |
20 |
2 |
3 |
1.2 |
5 |
江苏三元双宝乳业有限公司 |
2014..8 |
农业、农机类 |
16 |
6 |
2 |
0.9 |
6 |
连云港东旺奶牛养殖有限公司 |
2014.8 |
农业、农机类 |
16 |
15 |
5 |
1.1 |
7 |
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东辛分公司 |
2015.9 |
农业、农机类 |
190 |
39 |
15 |
7.5 |
8 |
太阳雨太阳能制造有限公司 |
2017.8 |
机电、机械类 |
20 |
26 |
7 |
6 |
10 |
徐圩新区香河生态园 |
2019.5 |
农业、农经类 |
20 |
3 |
3 |
0.5 |
我校将大力促进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
5.2.1改革培养模式。以提高学生技能水平为目标,按照“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总体思路,实行三段式育人机制,学生第1-2学年在学校完成文化课程学习任务,掌握专业所需各项基本技能,践行六个对接(学校与企业、基地与车间、专业与产业、教师与师傅、学生与员工、培养培训与终身教育),让学生体验、模仿、尝试、感悟企业文化;第3学年实行现代学徒制试点,让学生真刀真枪践行企业工作和企业文化。同时,实施企业班组化管理模式,1个师傅带5个左右徒弟,组成学习小组,确保学生切实掌握实习岗位所需的技能。
5.2.2改革教学模式。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着力促进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衔接,构建现代学徒制。推行工学结合,实施双导师制,学校确定专业教师作导师,下实习单位指导学生理论学习;实习单位选派技术人员作师傅,负责实习生岗位技能教授。以现代化实习场所作为教学的重要阵地,注重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促进知识学习、技能实训、工作实践的融合,推动教、学、做的统一,帮助学徒在实习中积累国家职业资格评估所需的证明材料,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5.2.3创新实习内容。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深化实习内容改革。将所学专业分解成若干个岗位,再将每个岗位分解成若干个技能元素。根据专业教学计划要求,结合行业的人才需求和岗位要求,科学、合理提炼岗位核心技能,由行业、企业、学校和有关社会组织共同研究制定实习计划与实习大纲,编写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高质量培训教材,注重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按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的要求,制定每个岗位的实习考核标准。同时,探索建立实习标准动态更新机制。
5.2.4加强队伍建设。以教师培养、评聘和考核为核心,强化“双导师制”队伍建设。坚持以教师全员培训、集中专题培训为主要形式,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实施学校与企业管理人员双向挂职锻炼,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推动专业教师与企业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及时完善和更新相关理论知识。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评选并奖励优秀实习指导教师和师傅,形成吸引人才、稳定队伍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选派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企业专家、高技能人才和社会能工巧匠等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同时,建立实习师傅人才和考评员人才库,保障实习考核工作质量。
一年来,学校严格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规范实训操作,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实习课时饱满。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严格按照实施性教学计划的要求,及早制定技能鉴定计划,科学安排技能训练时间,有序落实技能训练内容,做到用足现有的设施设备、用足规划的训练时间、用足刚性的训练内容,不断规范技能训练。在保证基本技能人人过关的同时,选拔优秀特长学生尽早组建省、市技能竞赛队伍,并进一步完善了技能训练的常态机制、竞赛的激励机制等。
今年,本校学生100%取得本专业国家职业资格四级证书,学生100%参加校级技能大赛。学校高度重视技能大赛工作,把技能大赛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和绩效考核,学生全部参加,实现了专业、学生、教师的“三覆盖”。
2018年9月,由我校牵头,徐圩新区石油化工企业等用人单位共同参与,与北京双元教育集团协同育人,在徐圩校区成立了集团化办学新模式,是跨界办学模式的尝试。通过干部轮训、师资流动、招聘新师等方式,依托新区大量的企业用工需求,扩大优质办学总量,从教育理念、管理经验、校园文化等方面,碰撞中找到新的融合点。积极组织专业共建、教学研讨等活动,实现了成员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形成了教学链、产业链、利益链的深度融合。
我校不断加大对信息技术的硬件和软件投入。学校实现校园无线全覆盖、筹建了录播教室、数字化信息化实训室和校园监控系统等。在数字化实训教学方面,我校有电力拖动模拟仿真系统(机电)、禽蛋的孵化模拟仿真系统(养殖)和农业机械装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农机),教学场所均配备了多媒体设备,所有教室均具有多媒体教学功能。学校信息化软硬件水平得到了
极大提升。我校电教中心专职负责学校的信息化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目前,搭建了电子政务平台,该平台集成了包括办公系统、教务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等功能模块,为教学资源库建设提供了完备的支撑平台。
5.全校覆盖两条千兆光纤的有线和无线双轨校园网,教学用计算机350台,建有录播功能的教室1个,每班都配备多媒体教学一体机,教师人人配置笔记本电脑,配备理实一体化实训室4个,建有“特思博云”平台,各学科教师能熟练地使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信息化教学资源总存储量达6T。
我校高度重视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养,鼓励所有教师参加教育技术高级培训,参加研修达100%。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信息化教学大赛,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实施教师信息化教学基本功达标活动,组织教师进行提高信息化能力的全员培训、教研组专项研讨,有力地推动了学校信息化建设,提升了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同时选派8名青年骨干教师参加市级信息化课堂培训,提升青年教师业务能力。与“希沃”公司成立了信息化技术交流群,并定期邀请行业专家对我校信息化设备的技术培训。在业务检查中,加大信息化使用评分比重,促进教师学而用之,在日常教学中发现问题,互相交流,提升信息化业务能力。目前,教师均能熟练使用网络教学平台辅助教学、开设公开课、评价学生学习行为;均建有教学空间,并开展教学资源管理、学习活动设计等网络教学活动。
坚持课程教学与技能训练并重、全日制教育与社会培训并重、科学研发与技术推广并重的原则,注重人才培养的技术技能提高。坚持“双证”毕业制度,文化与技能要求双达标,每个学生必须持有两个中级以上职业资格或一个高级工资格方可毕业。毕业生综合素质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赞誉,学校真正成为区域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心。
学校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普遍较高,爱国敬业,诚实守信,吃苦耐劳,团队合作意识强。我校坚持学业达标考试,努力提高文化课的合格率,2019年参加省统一中职学业水平考试,文化课全科合格率为92.68%。主干专业的对口单招高考已实现100%总分达升学线。参加对口单招高考专业技能考试合格率已连续多年保持100%。2019年对口高考中,学校本科录取率稳居全市第一。2019年3月,学校陈舒欣、江科儒、吴玥、王艺缘同学荣膺第四届校园主持人大赛 “银话筒奖”、“铜话筒奖”。逐年提高毕业率,学生100%获得国家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我校毕业率逐年提高,学生100%获得国家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2018年学生毕业率为93.2%,2019年上升为97.8%。注重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坚持年度学生体质测评,学生体质合格率达100%。学校是省体育工作先进校,是市篮球、三门球项目传统校,常年坚持乒乓球、篮球、跳绳等项目的运动训练和三门球项目的课题研究,是省职校“校长杯”乒乓球项目的种子参赛队,2019年11月,校男子篮球队获省2019年中专校男子篮球比赛三等奖。
学校建成的职业资格鉴定信息平台和现代化培训教室,基本实现了农业类职业资格鉴定考核项目的全覆盖,而且每年承担1000人次左右上的培训任务,2018年共计承担培训945人。除职业基本技能外,还紧跟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培训,还兼有农技咨询服务功能,每年组织农业科技咨询上千人。配合农业服务中心的科研人员共同进行农业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实现大小麦单产过千斤,水稻单产过1300斤;“丰冠蜜梨”的试验引进、推广,“明珠牌丰冠蜜梨”获得市级“品牌水果”商标,为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做出了贡献。现代农艺技术专业与连云港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协作进行水稻“连粳4号”育种、推广项目,被选入国家科技部“国家粮食丰产工程项目”;“小(大)麦高产高效机械化栽培技术”获农业部三等奖;实习农场的大棚对虾养殖技术的试验成功与推广,大大提高了对虾养殖的产量与质量。学校的社会服务,致富了农民的同时,也促进了产品结构的改善与经济的发展。
学校积极做好校际交流。每年有5次左右的接受外校授访与10次以上的到外校讲座、交流活动,每年参加徐圩新区下岗就业培训中心举办的下岗就业培训班活动。尤其是针对东辛农场的农业技术培训,在周边享有一定的美誉度与影响力。
对口贵州职业教育支援,致公党江苏省委组织各市委赴贵州铜仁开展精准帮扶活动,在连云港徐圩新区的大力支持下,致公党连云港市委与印江县教育局签署了在连云港资助培养学生的协议。如今,这批第一次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已经在徐圩新区入学就读,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
连云港生物工程中等专业学校徐圩校区策划共度佳节、教育扶贫方案,张晓峰校长和陈迅副主委经常与同学们亲切交谈,关切询问了同学们在校学习、生活情况,鼓励大家心怀梦想,刻苦学习。让学生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节日的喜悦。
本次帮扶活动落实了致公党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推动会精神,活动的开展,不仅给了同学们物质上的关心,更给了心灵上的抚慰,让他们在中秋佳节不再觉得孤单,更让同学们真实感受到了致公党连云港市委会对他们的祝福与深切关怀。
我校充分认识到了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学校将积极参与国际合作项目建设、国际友好学校、组织学生参与国际交流活动、参与国际标准建设。近几年学校依托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淮海现代农林职业教育集团、江苏农牧职业教育集团,形成了以中高职衔接为纽带的国际合作交流机制,与国(境)外多所学校、地区在考察互访、学术交流、教师研修、资源共享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近三年派出张永健、丁凤强、戴乐军、张义军、张俊山等10余名教师赴国(境)外学习进修考察,与马德里堡大学、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RMIT University)、Victoria University Secondary College、蒙特克里尔中学(Mount Clear College)、康根学院(Kangan Institute)等开展国际性专业交流活动5次。学校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专业、现代农艺两个专业参与国际交流活动,与澳大利亚专家共同参与江苏双宝乳业建设与技术交流,不断优化人才培养。
学校各项政策性经费落实情况较好。每年生均经费1000元拨款能够及时到位,各项项目投入也能力克种种困难,终能到位实施。同时,学校还能以自身的影响力,赢得一些社会各界支持帮助。目前,我市对市属职业院校的财政拨款实行生均定额拨款加专项经费相结合的供给方式。近三年来学校生均定额标准逐年提高。2019年生均财政拨款6592元,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1000元/生,高于省定标准、高于本地普通高中标准。连云港市财政重视学校优质特色职业学校建设工作,三年专项资助计300余万元。
学校能够积极争取落实办学政策,能够争取到一定的办学自主权。区政府能够努力协调落实教师编制,区文教局能够积极出台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相关政策和制度,对学校的办学质量提升发挥着良好的引领作用。学校内部也逐步形成了完整的管理制度体系,并得到了贯彻落实,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继续常态化推进中层教干竞争轮岗,推进教职工全员竞争上岗,人事改革制度的常态化、制度化,进一步增强了学校办学活力和发展的内生动力。
连云港生物工程中等专业学校依据学校所特有的地域、历史、时代资源,积极利用东辛孔子学堂提高礼仪人文素养开启成人新篇;发掘农场历史资源提炼军垦知青文化激励成才历程;依托区域企业优势提升现代职业能力实现成功梦想,构建出融传统礼仪素养,时代军垦知青文化,及乡镇现代企业文化为一体的农垦校园文化。系统实施成人、成才、成功“三成”教育,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循环式教育,如涉农专业文化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农科推广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产生强劲的学习力。而军垦文化、农垦成就体现了卓越的战斗力。这些能力的形成,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完成了学生知、情、意、行四个方面的培养过程,较好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农村中职生顺利向社会所需要的现代职业人转变探索出一条特色培养新路。
坚持“植根农业”的思想,坚持“服务三农”的宗旨,对接区域主导产业——农业,服务地方“三农”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围绕“建成区域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心和技术创新推广中心”两大目标,依托企业发展态势,结合区位农技研发推广优势,调动各方力量,推动资源的优化组合,按照“七合一”模式实现了校企合作、院校合作的良性运作,使教学、科研、产业三方都共享了产学研结合型实训基地的成效。
基地建设注重经济引领。成立的校办生产性实习农场,实施市场化运作机制,促进了基地滚动式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技术培训咨询等方式,不仅培育出优秀毕业生杨跃的市级品牌商标“明珠牌丰冠蜜梨”这样的种植示范户、吴湖棚养对虾示范区及一大批种植大户和养殖示范户,也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和产品结构改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建设,也培育出连云港市东益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等生产实体型的实习农场,积累了市场化运作的经验,促进了基地的良性发展,带来了年利润54.45万元的较好经济效益。
近年来,随着社会需求的发展,中职学生家长对孩子升学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普遍希望孩子能升入对口的高职学院深造。然而,近年我省实施的专业大类的划分、跨大类不能兼报等政策,又剥夺了许多中职学生的升学权利,势必引发家长的强烈反响,触发社会问题。
如农村经济管理专业、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在教育部2010年、2016年的专业目录中都有备注,属涉农专业的传统专业。按教育部颁布的指导性实施方案,农村经济管理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为农村经济、统计、会计、财税、审计、管理、法规等,属农村会计方向。农业机械化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为机械制图与公差、机械基础、机械制造、拖拉机汽车应用技术、液压与汽动技术、农机检测与维修技术等,属农业机械方向。今年的江苏省中职学业水平测试的专业课则因两专业同属农林大类而人为指定考生物学和植物环境两门,此两门非两专业必修课程,更谈不上主干专业课了。好在是学业水平测试,学生花了两个多月强行“填鸭”过了学测。然而,高考不能报名则是大问题,就连注册入学都必须是对口专业,农村经济管理专业学的是农村会计方向,却不能跨大类报考会计专业;农业机械化专业学的是农业机械方向,却不能跨大类报考机械专业。升学选择受限。
涉农专业的发展已要求让学生有更多的升学提升机会,而农村经济综合管理和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等专业由于省职教政策的局限,划归农林专业大类后,学测科目与部颁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严重偏离,有失测试的公平性。且被人为地剥夺了升学的机会,有失教育均衡原则,将产生直接的社会矛盾。希望能加强调研,建议采取以往高考升学的专业兼招的方法,会计专业兼招农经专业,机械专业兼招农机专业,还这两个专业学生公正、合理的升学权利。
二是专业实践教学条件有待改善。我校学校现有实训场所老旧,部分实训场所被认定为危房,存在安全隐患,另外实训空间结构不能满足新设备的安置,导致购置的部分设备无法正常启用,搁置浪费。同时设备欠缺问题亟待解决,以机电设备为例,我校有电气安装设备(国赛)2台,机电一体化设备(国赛)4台,仅可以供学生练习使用,无法承接市级技能大赛。逢技能抽测时(10人/项,现已转换为学业水平技能考试,全员参与),设备更显紧张,导致学生训练人均时间不足,抽测成绩不佳。
三是师资方面年龄、专业结构不均衡,虽然我校师资队伍中双能型教师的比例在不断提升,但受困于整体教师队伍数量偏少,年龄结构偏老年化,部分老年教师教授理论课程多年,难以向双能型教师转变。同时专业课教师比重小,不少专业课目前由专业相近的文化课教师担任。我校将加快对双能型教师、就业创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培养,不断引进企业专家授课。目前我校相关的专业教师数量还不够多,今后学校要加强培养,坚持“请进来,走出去”,打造一支企业讲师与专任教师协同授课、共同管理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通过区教育工委的招聘以及外聘部分优秀教师等举措,有条件的引进部分紧缺教师,优化教师结构。依托职业学校国家、省、市级层面的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专业(学科)带头人、名师等评选培养机制,加大力度,重点培养一批优秀教师示范引领。借助省、市举行的信息化教学大赛、创新大赛、创业大赛、各类培训、各类评选等平台,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打造素质过硬的教师梯队。全面实施实践教学改革,提升实习实训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