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人的党性

       党性这个概念,想必每位共产党员都不陌生。在批评某些党政机关懒政不作为时,我们往往会指责其“党性不足”;在批评某个干部作风不正时,也常会在具体批评之外加一句“党性不纯”。其实,党性既不是高深的理论,也不是玄乎其玄的概念,它就是我们每位党员、每个党组织在实践中所应体现和遵守的我们党的性质、宗旨,纪律、规矩,以实际行动来体现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如果说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灵魂,那么党性就是政党的骨架。灵魂离不开骨架,骨架也离不开灵魂。
      
我们党历来强调党性,早在1941年,中共中央在有关决定中就提出要加强全党的“党性教育和党性学习,决不可轻视这个绝大的问题”。同年7月,中共中央发出《中央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专门强调增强党性锻炼的重要性。党性是一个具体的范畴,而非虚无缥缈之物。强调增强党性,都是为了解决特定时期的具体问题。我们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是领导革命的先锋队,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领导核心。党的先锋队性质,就要体现党组织在资源整合、干部配置、群众动员以及政策执行等方面的优势。党性虚无缥缈化带来的后果,就是只把党性抽象停留在连篇累牍的汇报材料和讲话稿中,而忘却了党组织本身特性的构建、个人具体的实践。党性也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党组织在不同历史时期面临着不同的任务,党的领导人对党性的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对党性内涵的概括也是有所侧重的。抗日战争时期,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对党性的强调着重体现在各抗日根据地要建立统一的一元化领导体制。虽然各根据地存在地理、人文、社会等方面差异,但在重大原则问题上不能自行其是,否则党所领导的敌后抗战就不能取得最后胜利。文革后期,邓小平同志主持中央工作进行整顿时对党性的强调则着重体现在要反对派性、整顿秩序、恢复生产等方面。十年浩劫,运动不断,大到企业、机关,小到家庭、邻里,都分裂成不同派系,整日为了争夺对正统意识形态的解释权而进行无休止的斗争,这恰恰就是党性不足的表现。
      
回顾党史,不难发现,党性既体现在党组织整体上,也体现在每位党员个人身上。党组织因坚强的党性才成其为党,党员也因党性强才成为组织一员。个人党性不足害人害己,普遍党性差则会贻害党的事业。当下,我们正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面对“四大危险”、“四种考验”,各级组织、全体党员都应紧密团结在党章旗帜下,切实增强党性锻炼,严守党规党纪,捍卫我们党的先锋队性质,维护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摘自《求是》理论网)

地址:连云港市徐圩新区云湖南路与云河路交汇点(乘50、50K、51、53、61路公交车直达)
电话:051885498283

扫一扫,关注微信